- A+
廣州連日高溫,天河公園的小山坡卻人氣不減。這是四年前由一對熱心老夫婦組織、隨後逐漸壯大成當地一景的廣州天河公園相親角,最近有本地媒體探訪了這一角。
在相親網站和各類交友軟體玩得風生水起的年代,相親角這個已經被人遺忘的古老模式因為一篇爆文又再次成為了焦點。前段時間那篇被轉發了無數遍的報導裡,"是北京戶口殘疾都行"和"姑娘你哪兒都好,就是屬羊不行"這些堪稱奇葩的言論,就像問一句"吃了沒"一樣理所當然地從京城相親角的老人們口中吐出。這番言論讓讀者仿佛穿越到人口交易市場,餘波一個月都未平,特稿、評論一篇接一篇地刷屏朋友圈,廣州天河公園的銀髮相親族也再一次回到聚光燈下。銀髮相親角,是社會流動性降低的體現,還是中國式婚姻的悲哀?是父母物化子女,還是子女剝削父母?這個問題交給萬能的《走近科學》都得不到答案。
在如此奇葩的"人口交易市場"的襯托下,天河公園的父母們顯得"可愛"多了。男生要求學歷相當,有穩定工作,最好是行政機關、事業單位或銀行;對女生的標準是1.6米以上,學歷可以比男生稍低一個層次,工作穩定,相貌佳。這些乍看不過是普遍的中國父母對子女另一半的希冀,即使偶爾有"無戀愛史,純潔"的"直男癌"要求,在"不能屬羊"這樣的鑽石級奇葩理由面前還是"正常"太多了。看起來,就是一些為子女操碎了心的父母而已,這一切都只是"為你好"。
然而,這並不代表廣州相親角的父母們就比北京相親角的父母們更不功利,說到底,很可能只是廣州可以爭的資源和利益沒這麼多而已。廣州千萬級別的房子已經是頂級豪宅了,一個普通家庭即使有老破小的學位房資產也不過幾百萬,而北京頂級豪宅都是上億的,學位房動輒接近千萬元,一個坐擁老破小學位房的普通家庭真的可以資產千萬,而北京戶口跟隨的教育、醫療各種資源,遠不是廣州戶口能比的。
相親角背後的那一套價值觀雖然扭曲,但如果你去問那裡的父母,是不是把兒女當牛馬賣,換取家庭的階層穩固和資源互換,他們百分之一百二十要追著你罵,訴說自己對子女的愛,讓你還他們一個公道。大部分會去相親角幫子女相親的父母,都認為這是他們表達愛的方式,這很可能不只是個漂亮的說法,更是他們發自內心的想法。他們不是裝,而是通常都沒有意識到這樣的行為背後有多麼扭曲的邏輯,而這樣的愛有多麼窒息。
大多數相親角的父母有著割裂的價值觀。尤其是大城市的這一輩人,玩著微信甚至沉迷手遊、直播,接觸著世界最前端的事物,卻保有著上個世紀與現實雜交的觀念。在他們心裡,愛就是親密無間,是對子女的無縫掌控。他們不明白邊界為何物,希望子女無時無刻不聽話,在每一個人生時點都達到人生贏家的標準,具體表現在婚戀問題上就是"在校不能談戀愛,一畢業就要結婚"。可惜,人性是複雜的,幸福是多維的,這樣單一的量化標準帶不來幸福生活。
在這樣的相親之下碰到一位合意的人生伴侶實在太需要運氣,那些百分百聽爸媽話的孩子,更可能的結果是,往後的婚姻生活一有不如意就怪父母,然後,要麼和父母對著吐槽一個說"都是你給我找的這個爛人",一個說"我都是為你好,你真是沒良心"。要麼一起抱頭痛哭將所有的錯算在對方頭上,再感慨命運不公與不幸。是啊,成年人卻不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本來就很不幸啊。
許多人總迷戀"成家立業"那一套,似乎結婚是一顆靈藥,可以讓你脫胎換骨開啟新的人生。這和愛看瑪麗蘇偶像劇的腦殘少女本質上沒有區別,以為遇到白馬王子就能讓一切問題迎刃而解。醒醒吧,放下這些幻覺。人生的問題只能自己解決,無論是隨便找個人結婚還是遇到一生摯愛,都不是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