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很多大陸新娘嫁到台灣,但台灣社會仍對這些大陸新娘存有一定程度的偏見;認為他們所生的下一代不如台灣子女,但事實證明,許多大陸新娘所生的新台灣之子,因為基因差距大反而都比較優秀。
根據統計,截至2013年底,嘉義縣大陸籍配偶(大陸新娘)有6957人,高於外籍配偶(外籍新娘)的6253人;嘉義市大陸配偶3248人,也比外籍配 偶的2604多,這些新移民子女,目前在校就學人數,約占嘉義縣市學生數的20%,其中大陸籍配偶的子女約為全部新移民子女的62%。
南台灣炎熱的艷陽天,一名小女生走進嘉義市北園國小校園,向正前方的孔子像,行了個接近90度的鞠躬禮。小女生的成績很好,一群小小姊妹圍上前來拉著她。「走!走!我們去玩。」小女生是陸配生的子女,說國語和台語全沒問題,在學校和其他同學唸書在一起,玩樂在一起,就和其他所有的小朋友一樣。像她一樣陸配生的子女,早已在台灣生根長大,融入千千萬萬個在台灣的新家。
「雖然陸配子女比其他國籍配偶子女多,卻不是各校輔導重點。」承辦嘉義縣新移民學習中心的碧潭國小校長葉炳成說,新移民學習中心是以新住民生活適應、才藝和各國文化為輔導重點項目,也納入新移民子女,例如舉辦小尖兵導覽員訓練、演講比實等;雖然大陸籍配偶子女也納入輔導對象,但因兩岸語言本來就相通,且大陸籍媽媽對小孩的教育似乎比其他外籍配偶更關心,無論是參與度或表現,陸配子女的學習能力,比較不會讓老師操心。
嘉義縣市政府設置新移民學習中心,原本專責大陸籍、外籍等配偶及子女的教育與規畫,但設置以來,各中心發現陸配子女的教育,與台灣學生幾無落差,並沒有出現特別的差異性問題,因此各校對陸配子女的教育,逐漸感到放心。
儘管在學校,陸配的子女和其他本地小孩早已打成一片,但這可是花了不少時間換來的。「我媽從大陸來,人家以前都會叫我『大陸妹』,那時候我會和人爭得臉紅、和人吵,雖然我並不清楚那代表什麼意思,但我感覺得出來。」就讀國中的蔡姓女同學說,長大以後,我知道那是一種「很拙劣的羞辱和岐視」,但媽媽總安慰我要以寬容的心,坦誠的看待異樣眼光。
每當電視上傳出「520」的聲音,當小框框裡的男女抱在一起,互訴「我愛你」。但這簡單的三個數字在外配心理,卻是另一番滋味,因為對於自己的子女來說,每周上課五天,星期六、日有兩天在家休息,少了和學校的接觸,等於讓教育歸零。
「這就是我們(外配)心中最擔心的「520」。一名從福建嫁來台灣的福建新娘陸配說,擔心小孩無法融入,擔心(學業)跟不上,永遠擔心不完。「其實有時可以不必那樣操心。」據葉炳成觀察,大陸籍媽媽有不少在大陸擁有高學歷,且非買賣式婚姻,家庭生活相對穩定,能給予子女一個較安定的生活環境,對子女學習有絕對的幫助。
校長林秀香也持同樣看法。她說,有些陸配子女成績很棒,每次來到學校接子女放學,都仔細的了解子女情況,非常關心。
文章留言